國家戰略新載體、集團產業創新策源地、科研人員自我實現夢工廠——這閃亮的“名片”,是云南貴金屬實驗室黨總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高水平建設省實驗室要求所制定的戰略定位,也是激勵廣大科研人員砥礪奮進新時代的座右銘。
自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云南貴金屬實驗室黨總支制定學習計劃表,引領黨員通讀原文系統學,跟進媒體實時學,整合要點歸納學,融入實踐深化學,典型引領感召學,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感受深刻,錨定了奮進的目標。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實驗室黨總支強化需求牽引,聚焦“卡脖子”技術、產業鏈打造、創新瓶頸突破,梳理貴金屬產業當前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實施靈活的機制,支撐產業當期發展。一是采用“雙聘”和“固定”方式,形成人才聚集優勢;二是推行“科技揭榜制”,設立100-1000萬元的揭榜經額,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實施自主權、技術路線決策權;三是建立項目跟投機制,鼓勵研發骨干與實驗室實行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貴金屬產業的高質量增長。四是建立開放共享機制,計劃選派研究人員作為訪問學者或進修人員到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工作,實行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實現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屬性,推動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人才聯培、成果共享的深層次交流與合作。
圍繞下一步要布局的領域,實驗室黨總支做好頂層設計,系統策劃,為產業發展形成新增量;部署一批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儲備一批技術成果,搶占未來制高點。引進來、走出去,在運行、項目組織與實施、人才團隊引培、成果轉化與收益分配、考核評價、公共服務等6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踐行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釋放創新活力,激發內生動力,支撐貴金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展望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貴研科研工作者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腳踏實地,加強基礎研究,擦亮實驗室建設新“名片”,深入踐行科教興國戰略,扛起“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努力實現貴金屬行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